找到相关内容165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近代上海佛教的复兴看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影响

    人类向上发达而进步’。(《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》)弘一也号召人们“念佛不忘救国,救国必须念佛’。上海其他一些僧人和居士,大都根据佛教中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’等教义,提倡不杀生,保护动物,建立放生会;并...

    傅 教 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1264096.html
  • 丛林基本知识

    普及于一切,我等与众生。皆共成佛道。”  “讲经”“说法”:这两个名词都出自佛教,按照一般内容解释,讲经就是说法,说法就是讲经。佛在时“讲经三百余会,说法四十九年”,归纳起来总不出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...说定学,律说戒学,论说慧学,佛说一切法,总不出戒定慧三学。又阿含经;迦叶问言何等?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时,尊者阿难便说是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”。此一四名,总括一切佛教,佛教之广,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65464349.html
  • 佛教的真理观——以天台圆教思想为中心

    就我们大家现在的心里面,就具备善和恶、痛苦和快乐,甚至我们也具备解脱。如果按整个佛教来说就是三句话: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、自净其意。这就把佛教的实践道路总结出来了,就是说:一、恶的不做,二、善的我要做,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2064425.html
  • 关于敦煌本《坛经》

    ,也为慧能的反驳留下了契机。  至于第三、四两句,反映了神秀的思想实际也没有能够脱出小乘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”的窠臼,难免受到慧能的批评。  慧能的两首偈颂都是针对神秀偈颂而作。 ...

    方广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40364739.html
  • 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基本体系与基本特征

    其他信仰形态的非独立的法门,而是指有一部分信徒就是以积福行善为其信仰的核心的。这种观音信仰形态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佛教的因果报应论,主要目标是求得今生或来世的福报,主要修行方式是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广行...

    李利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65864782.html
  • 慧能禅学思想研究

    教义,戒的基本含义有两个方面:一为止恶,叫作“止持”,即诸恶莫作;二为行善,叫作“作持”,即众善奉行。有“恶”可止,有&ldquo...

    温金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0764978.html
  • 释藏青:中国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概况(2)

    摩诃僧祗论》)、五论(《毗尼母论》、《摩得勒伽论》、《善见论》、《萨婆所论》、《明了论》),基本教理认为“金科玉律维佛能制”,一切戒归为“止持”与“作持”,“止持”即“诸恶莫作”,“作持”即“众善奉行”。...认识论,诸行无常、时空无尽的宗庙观,无我利他、度生无倦的人生观,诸恶莫作、众善奉行的道德观,努力实践三学并重、止观双修。本着佛教救世济人的精神,佛教界积极支持社会福利公德事业,积极参与了救助洪水地震灾民...

    释藏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41965208.html
  • 真禅法师“爱国爱教”思想管窥

 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作贡献。所谓‘爱教’,就是热爱我们所信仰的佛教,即爱佛教教义中‘庄严国土,利乐有情’的理想;‘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’的原则;‘自利利他,广种福田’的思想等等。我还经常对一些...

    觉 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2965287.html
  • 慧能开东山法门

    道九年,不得领悟,如今听大师所说的道理,就如水合水,如乳合乳,心心相印了。”慧能说: “你神秀大师教示众门人戒定慧法,不知你师怎样讲戒定慧的?你给我说来看看。”志诚说: “神秀大师说,诸恶莫作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3465456.html
  • 佛教成语汇编(二)

    死亡威胁的人。戒律有“止持”与“作持”两个方面。就“不杀生”而言,为“止持”;就“救人命”而言,为“作持”。这就是佛家常说的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”如《西游记》第八十回:“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。快去救...

    慧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0965494.html